首页 » 鐮旂┒杩涘睍
鐮旂┒杩涘睍
-
2020/11/26浙江大学邓人仁、剑桥大学Akshay Rao以及新加坡国立大学刘小钢(共同通讯作者)等人在Nature发表文章,阐释了通过有机分子和镧掺杂无机绝缘纳米颗粒耦合策略控制三线态动力学的可能性。
-
2020/10/1
Composites Part A | 聚氨酯泡沫骨架的氧化石墨烯多层涂附微观结构设计及其高阻尼性能
展示了如何通过改进的浸涂工艺在聚氨酯泡沫骨架上形成氧化石墨烯(GO)纳米多层浸涂结构来提高聚氨酯泡沫的能量耗散性能。通过对GO涂层形貌的调整和微观界面的设计,材料内部的能量耗散机制最终达到GO-PU和GO-GO的最佳界面摩擦组合。 -
2020/9/10一种界面设计的通用原则适用于稳定锂金属负极(LMA)。利用兼具高迁移数和高扩散系数的离子导体作为保护层,可实现锂金属负极在高面容量条件下安全循环。
-
2020/9/2
Nano Letters |具有高灵敏性、强定量和尺寸选择检测能力的SERS器件平台
一种具有高灵敏性、强定量和尺寸选择检测能力的SERS器件平台。MOF壳层可以发挥分子筛功能提高SERS技术对复杂样品的鉴别能力,即通过设计MOF孔道大小,仅允许感兴趣的分子和更小的分子穿过MOF壳层抵达金纳米棒表面贡献SERS信号,从而大大简化SERS谱图的复杂性。 -
2020/9/1
Nature Communications | 基于单个上转换纳米颗粒的单分子检测技术
一种基于高掺杂稀土纳米颗粒内部-表面能量传递(intraparticle-surface energy transfer, i-SET)原理的新型单颗粒上转换纳米探针,首次实现了对纳米颗粒表面的单个有机分子光化学反应过程的定量检测。 -
2020/8/19提出一种利用二维电磁MOF本征电磁性能提升微波吸收效能的新策略。利用二维铁-醌MOF同时存在的导电性和高频磁响应,达到了更好的阻抗匹配,在单一材料中实现了优异的微波吸收性能。
-
2020/3/23
Nano Letters| 超稳定羟卤铅矿自发包裹低维铅卤钙钛矿
本文在不引入任何外来化学试剂的前提下,采用配体辅助饱和重结晶(LASR)方法制备出超稳定羟卤铅矿自发包裹低维铅卤钙钛矿的核壳结构。 -
2019/11/11
Science Advances | 亲水疏水,一步切换的金属表面
通过一步电沉积方法,制备了界面性能(如浸润性和斥液性)可逆调控的多孔金属表面。我们发现,界面性能可逆调控的物理根源是:表面活性剂配体分子的取向变化。 -
2018/10/30
Advanced Material | 电沉积过程中的电雕刻相关研究
浙江大学杨士宽研究员课题组及其合作者将“增材”制造的电沉积和“剪材”制造的电腐蚀结合起来,在导电衬底上实现了一系列微纳复杂结构的可控构筑。 -
2017/12/24
Science Advances | 金属有机框架及其衍生材料用于电化学能源存储与转换相关研究
系统概述了金属有机框架相关材料在二次电池、电化学电容器、电解水制氢和燃料电池等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 -
-
2016/3/25
Springer出版学术专著磁性微米丝复合材料:从传感到微波应用
彭华新教授 与秦发祥研究员撰写的学术专著 “磁性微米丝复合材料:从传感到微波应用”于2016年3月由国际著名的科技出版社Springer出版。 -
2015/3/9
彭华新教授在《Progress in Materials Science》杂志发表综述论文
彭华新教授综述论文“微观非均匀复合材料—增强相均匀分布最好吗?” 于2015年2月在国际著名期刊《材料科学进展》上在线发表。